测定仪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测定仪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的心理分析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20:04:13 阅读: 来源:测定仪厂家

一提起“群体性”, 有文化的人很容易想到勒庞的“乌合之众”, 满脑子是失去理智的乱糟糟的人群。然而, 当我们抛弃文化的刻板印象, 仅从“群体”本意去理解和解读这个词, 也许我们更能看清楚当前热议的网络群体性事件。

一般心理过程

纵观当前发生的各类网络群体性事件, 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大致如下:

曝光。一种是当事人或知情者通过网络进行事件真相的直接曝光; 二是网络中的某个新闻或帖子引起某人关注, 而被从众多的新闻和帖子中挖出来曝光。 舆论。这是事件发展的关键时期,会持续较长的时间。在这个阶段一般会产生意见领袖, 形成群体意见和群体意志, 这个时候, 事件开始从曝光变为热点, 网民的关注度和参与跟帖量呈几何级的增长, 甚至传统媒体等也介入讨论, 形成强大舆论。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, 是群体膨胀的关键点, 是整个事件发展的核心。

查处。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, 事件从网上走到网下, 对现实产生影响,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。这个阶段, 基本不是网民实施( 由于网上的动员和舆论而引发现实中群体性冲突的情况, 不属于这里所指的网络群体性事件), 但是网民是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监督者。如果事件的处理得到网民认可, 那么在网民的赞扬声中, 一桩网络群体性事件就算结束了; 如果网民对事件处理的结果或者过程不满意, 那么这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将再次被曝光, 重新进入“曝光——舆论——查处”这个循环中,直至网民获得满意的结果。

上述过程的第一阶段, 即人们选择互联网来进行事件的曝光, 比较容易理解。因为互联网确实是普通人最易接近、最易利用的公开表达渠道; 互联网的匿名体制, 为当事人和揭发人提供了心理安全保障, 使得他们有胆量说真话、说实话; 近几年来网络舆论确实推动了众多冤情、错案的公正处理, 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。成本低、风险小、收益大, 是直接利益人选择互联网进行事件曝光的最基本动力。

然而, 互联网上的帖子成千上万、五花八门、实时更新, 在海洋般的碎片和意见中, 一个事件要引起关注, 也犹如中彩票一样困难, 并非曝光就能引起关注, 尤其是不涉及直接利益人、由网民挖出来曝光的事情, 一定是那些极大地触动了大部分人敏感神经的事件, 才可能成为一时的话题。那么, 哪些事件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? 这就将网络事件的本质又回归到了现实, 即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整体环境和人们的现实心理感受。因为网民既来自这个大群体, 也是这个大群体中的一份子, 他们感受到的、表达的就是现实社会。

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, 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核心, 也是网络环境下人们心理的一个发酵过程, 相对于第一阶段, 就显得复杂很多。我们不妨从“意见领袖”的产生, 作为一个标志, 来简单分析此过程中网民的一般心理。

“意见领袖”产生前, 网民随意的点击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帖子, 随意或者处于习惯的跟一句, 或者顶一下, 或者发几句无关痛痒的牢骚, 帖子靠着本身事件的突出性或者字眼慢慢的吸引眼球, 赚取点击率, 先保持不沉底, 不被淹没。某人突然发现了其中的突破点,点中其要害或者一语破天机, 发了一个关键性的帖子。顷刻间, 该帖子被网民争相追捧, 点击率迅速攀升, 长篇的、逻辑分析较强的、理性化的帖子开始出现。这时, 意味着“意见领袖”即将形成, 或者说“理性长帖”已经成为了暂时的“意见领袖”, 除非又可以跟此长帖“拼”的相对意见的帖子出现, 形成两种意见的对峙, 最后逐步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意见。

这个过程中, 大部分网民是无意识的, 或者说习惯性的。也就是说, 浏览、跟帖、顶等已经成为他们上网行为的习惯, 意见领袖的产生, 有时也是无意识的, 有时候可能是与直接利益人有关者的择机之作。但是, 对于同一事件或者同类事件的集体无意识, 恰恰反映了网民和整体社会成员在心理上的认同。

“意见领袖”一旦产生, 后面的跟帖或者发言, 就受其引导和感染较多,迅速就可以形成群体效应, 群体意见、群体意志基本形成。该帖不断往上浮,长期置顶, 各坛互转, 各种媒体介入,热点事件形成。舆论就此开始对现实产生影响, 一个网络群体性事件就这样诞生, 并开始影响现实。

贺州订做工作服

浏阳订做西服

襄樊西服定制

高州西服定做